华声在线日讯 (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一株松树感染,40天左右即可死亡。一片松林感染,不采取措施防控,3至5年就会整片死亡。始作俑者是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生物——林业领域“臭名昭著”的外来入侵物种松材线虫,我国几亿株松树因其而死。
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11日,省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周暨“护松2024”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在长沙生态动物园启动,呼吁社会各界自觉承担起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义务,不要随意引进来,也不能随意放生。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量、贸易种类激增,外来入侵物种传入的风险同步加大,湖南于2021年启动对全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目前,普查任务全面完成,基本摸清了我省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重点外来入侵物种情况。发现外来入侵物种169种,包括植物152种、植物病原微生物1种、无脊椎动物8种和脊椎动物8种。其中,27种物种被列为重点外来入侵物种。
根据风险分析,松材线虫为高危险入侵物种,喜旱莲子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红火蚁等26种动植物为中风险入侵物种。
专家指出,外来入侵生物繁殖力强,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导致原生物种遭到排挤,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安全受到全面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所谓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华认为,外来物种主要通过自然入侵、无意引入、有意引进三种方式进入我国。一般而言,外来物种入侵在早期危害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等到大面积暴发后,再防治就非常困难。
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专家表示,要落实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安排,坚持遏增量与清存量相结合,强化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不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水平。
同时,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引导社会公众科学认识外来入侵物种,不要随意引进,也不随意放生,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凶猛“怪鱼”鳄雀鳝、让许多农民头疼的福寿螺、取食农林作物的红火蚁、懂躲雨的非洲大蜗牛……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热议。
一个尴尬的情况是,很多人只听说其名,却不识其物。为此记者专门整理了一份外来入侵物种图鉴。如果遇到相关物种,可致电各地农林部门反映。
随着天气转暖,红火蚁进入活跃期。红火蚁体色鲜艳红亮,对入侵地区的农林业生产、人身健康、生态系统等均构成严重威胁,曾被称为“地表最强入侵害虫”。
全省广泛分布。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强,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他植物死亡,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
2021年我省首次截获美国白蛾成虫,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消杀,成功阻止了定殖。美国白蛾是除松材线虫外对林业威胁最大的入侵生物,可取食危害绝大多数阔叶树木林、农作物。我省属于美国白蛾适生区,防控入侵压力巨大。
全省广泛分布。发达的根系与繁茂的茎叶危害农田,降低作物产量;覆盖水面,堵塞航道;入侵公园、草坪等城市绿地,破坏园林景观,加大养护成本。其植株滋生蚊蝇,且常附着有害寄生虫,危害人畜健康。
全省广泛分布。繁殖十分迅速,阻断航道;使水体没有光照变臭,导致水中含氧量减少,抑制浮游生物生长,破坏河流生态环境。凤眼蓝会滋生血吸虫、蚊蝇及多种病菌。
豚草和艾草长得相像。但在国际上,豚草可是有着“生态杀手”的称号,可谓是“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是全球公认的百大最具危害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花粉很容易引起过敏人群出现反应,严重时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乃至死亡。
粉绿狐尾藻原产南美,由于其较高的观赏性和抗逆性,以及对水体的净化功能,被作为水生观赏植物引入。如今已逃逸到野外生长,并在局部地区成为优势种,不仅对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同时因为大量生长还会堵塞水体,也被称为“美丽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