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日复一日排放到水塘,到了夏天,水塘内刺鼻的臭味和飞舞的蚊蝇老远便逼得人离开;一下雨,污水漫到土路上,泥泞不堪,恶心不已……农村水体面源污染一直是长沙县各乡镇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13年,科技特派员、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润林带领团队在白沙镇锡福村开展人工湿地试点。如今,走在乡间小道上,水清澈了,空气清新了,一处处长满狐尾藻的人工湿地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吸”进去的污水在人工湿地系统里转过一圈后,便“吐”出来涓涓清流。日前,记者在白沙镇锡福村见识了这神奇的一幕。在毗邻村部的一块河滩地上有一处特殊的“绿化带”,里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色水生植物,暗黑色的养殖污水到湿地里兜一圈,就“漂白”成了清水。这块占地近两亩的人工湿地中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神奇魔法”。
据了解,过去长沙县对养殖污染采取简单的沼气及“四池净化”进行处理,效果并不理想。拥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肖润林来到白沙镇实地考察后,随即建议在农村大力推广“养殖废弃物生态湿地处理技术”。在养殖密集区,利用自然条件对冷浸田、滩涂等进行适当改造,建设生态湿地和生态沟渠,将养殖场通过设施处理后仍氮、磷超标的余水进行再处理,从而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你看,这水挺清澈呢。”肖润林蹲在人工湿地边一边查看狐尾藻长势,一边就地双手捧水洗起手来。他告诉记者,每个月中科院的专家团队都会来人工湿地采样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经净化后的水体中氮、磷去除率均达95%以上。
记者了解到,根据实际情况,湿地内部可划分为不同的大池,种植狐尾藻、蓑衣草、空心菜、水芹等各类水生植物或者养鱼、养鸭。其中狐尾藻、蓑衣草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狐尾藻收割后可用作动物饲料、植物肥料,蓑衣草则是观赏类的花草。
在肖润林看来,人工湿地相对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除水质改善功能以外,人工湿地对于防洪、生物栖息和提高物种多样性、景观建设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据了解,长沙县目前已建成生态湿地30余处,总面积120余亩,长度30米以上的生态沟渠10余处。今年计划在全县大力推广人工湿地建设,所有规模猪场都要求建设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人工生态湿地。目前人工湿地建设主要由养殖户投入为主,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具体补贴政策还在拟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