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素有“第二国歌”的美称。在1997年香港回归及1999年澳门回归交接仪式上,一曲极具东方特色的《茉莉花》打动了所有听者。这首带着泥土芬芳的经典名曲来自于江苏民间小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在中国唱响。
这位拉二胡的老人叫王家干,是当地一位研究民间艺术的专家。他演奏的曲目正是《茉莉花》。
其实鲜花调很多地方都有,几乎每个省市都有,有河北的,有江苏的,有四川的,有辽宁的,很多地方都有,就我们江苏鲜花调就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既然《鲜花调》全国都有,那为什么要说《茉莉花》来自于南京六合呢?这就一定要提到《茉莉花》的创作者——原前线歌舞团团长何仿。这位已故老艺术家当年从民间艺术的土壤中“摘取”了这朵美丽之花。
1942年,只有14岁的何仿是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一名小演员。当时正值日军大扫荡的艰苦时期,部队首长指示他们到边区去开展反扫荡的宣传,同时也响应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深入到农村去,向民间艺人学习。
他就唱了,唱词是这样的,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香香也香不过她;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三段始终说茉莉花,一咏三叹,这个主题就变成一个爱花、惜花、文明、礼貌、大方,就表现东方民族非常有教养的一种主题了。
1957年,《茉莉花》由前线歌舞团在全军文艺调演的舞台上首演,随即受到人民群众和国家领导人的喜爱和肯定。
最关键的就是周恩来,他耳熟能详一听这是我们江苏的小调,后来到1957年中国唱片所就出了唱片,全国就传出去了。
1959年,前线歌舞团带着这首歌以中国青年代表团艺术团的名义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茉莉花》的歌声中,各国青年感受到了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各种肤色的人无不喜欢它优美清新的旋律和耐人寻味的意境。1982年,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被收进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人民推荐的优秀歌曲。由于《茉莉花》的巨大影响力,许多外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了特殊的热情,一些外国文艺团体则把这首中国名歌作为他们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