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水稻、一沟龙虾;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昨日,记者走进淮滨县王店乡沙坝村田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只见不远处的稻虾共作示范田里绿意盎然,狐尾草和水葫芦点缀在田边,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农工们取笼捕虾、喂料除杂,一派繁忙景象。
“稻虾共养是综合种养的一种形式。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生物肥。”河南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荫柏向记者介绍道,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条中,生产全程无污染、无公害,不仅种出来的稻米外形饱满整齐、色泽白润透明、入口柔韧爽滑、营养价值高,而且养殖出的小龙虾体大螯粗、肉多味美。
“事实上,我们这里主要采用的是稻渔共养的模式,稻虾共养只是稻渔共养的一种形式。这里的‘渔’不仅仅是小龙虾,还可以是泥鳅、鱼、鳖、蟹等。”杨荫柏说。
记者了解到,田湖种养殖合作社的基地还安装了水稻和水产生态追溯系统,生产的稻米和水产品都经过了绿色认证。稻虾共养模式每亩可产100多公斤小龙虾,亩均收益四五千元,亩产优质水稻1000余斤,亩均收益三四千元,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四五倍,产生了“1+1>2”的效果。
据悉,2015年左右,河南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团队进行了艰辛探索,在积极向省、市专家学习请教的同时,还先后奔赴湖南、湖北、山东、江苏等地学习考察,因地制宜,把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稻虾共作、稻鳅共作、稻鱼共作等多种种养模式,做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生态环保、粮渔互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耕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稻田生产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我家的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有六七千元钱的收入。我丈夫在合作社里工作,每月有两三千元工资。”该村脱贫户陈道芳笑着告诉记者,“我在村里接受了织网培训,现在靠织网每月也可以挣千把元钱。儿子在村干部的推荐下,在外地学厨艺,准备在家里开个农家乐。感觉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我们采取‘公司+基地+社会服务+市场交易+农户’的形式,按照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六统一’方式进行稻渔共养。”杨荫柏告诉记者,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水产品孵化中心、高标准种养基地、社会化服务中心、绿色大米加工厂、水产品交易中心,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龙头效应,带动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