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狐尾藻等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装点其中,仔细观察,还能看见鱼儿在水中嬉戏;河道两边,绿树成荫,满目翠绿……看着眼前的尖担沟流水潺潺,慈湖高新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代文军的内心感慨万千。
以前,尖担沟是条人人避而远之的黑臭沟。代文军介绍,2017年9月,慈湖高新区启动了对尖担沟黑臭水体的整治工程。新建雨、污水管网,清理沟底淤泥,增加水循环和曝气装置,重新构建水生态系统,全面排查周围企业及沿线道路的雨污分流落实情况,实施暗渠改明渠工程……2017年11月,整体工程竣工。如今的尖担沟,旧貌换新颜,已成为园区内一条亮丽风景带。
尖担沟属慈湖高新区核心区内水系,东起苗圃路,西至新建尖担闸泵站,北傍犁尖湾,南连金星化工橡胶厂、圣戈班铸管厂,全长1850米,分为南北两段,上游780米为河道形式,中下游1070米为渠道形式(其中暗渠长750米,明渠长320米)。该水系周边道路管网均为雨污分流,但水系周边主要为化工企业,下雨时企业部分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水系,加上下游暗渠内通风不畅、部分企业偷排致使渠内水体情况复杂等原因,造成下游水体呈现轻度黑臭现象。
下药需对症,正本方可清源。整治尖担沟,必须排查污染源头。中冶华欣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作人员对尖担沟周边企业进行了一一排查,共查明进入尖担沟暗渠的排水口有6处,其中有3处连接市政雨水管,清淤施工人员从内部予以封堵;对于混入了企业生活废水的行为,慈湖高新区及时下发了《环境监察通知书》,企业按要求自行封堵接口,并将生活废水接入污水管网。2017年11月,尖担沟清淤治理工程全部完成后,第三方监测机构多次对尖担沟沿线多处点位取样检测,水质均满足地表水V类水体标准。
有无异常排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景观绿化是否有损坏……河道运维人员明宙生每天都要沿着尖担沟两边的步道进行巡视,“我们每周对尖担沟水质进行取样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从黑臭水体变身生态景观河,尖担沟焕然新生的背后,是慈湖高新区久久为功、逐“绿”而行的坚持。多年来,慈湖高新区不断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持续提升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累计投入环境整治经费20多亿元,完成辖区全部9条黑臭水体治理;大力推进慈湖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建,改造新建市政雨污分流管网67.15千米,基本完成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沿江散货码头全部建成抑尘装置和初期雨水收集系统,所有港口均配套建设了船舶生活垃圾和废水接收设施。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马鞍山市围绕“水清、岸绿、景美、河畅和群众满意”目标,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深化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全力消除黑臭水体,构建生态水系。全市35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黑臭并通过住建部“长治久清”验收,“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重回老百姓的身边。
目前,治理后的河道已全部进入运维期,马鞍山市将持续做好日常维护、问题排查等工作,扎实推进雨污分流,严防污水下河,杜绝返黑返臭,确保水清岸绿,实现长治久清。(记者 黄莹 通讯员 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