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杏鑫娱乐 产品中心
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联系杏鑫娱乐CONTACT

login_杏鑫平台_杏鑫共创美好未来
邮箱:502js.com
手机:13899999999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中国第一颗核武器研制基地概况 建设历程 创业历程 退役移交 “中国第一颗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发布时间:2024-08-04 12:40 点击量: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生产基地,代号“221”。1958年7月中旬,中央批准选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1964年6月基本建成。

  221基地于1958年11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书刊报道为“西北核武器研究设计院”,在青海省外用“青海省第二机械实验厂”,在青海省内用“青海机械厂”、“国营综合机械厂”名称。基地占地1170平方公里,后缩减至5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建筑面积达56.4万平方米,其中厂房33.3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公里,与青藏铁路在海晏县火车站接轨;沥青路面75公里,与青藏、青新、湟嘉公路连接。

  基地设置有机关、理论部(在北京)、设计部、实验部和一、二、三生产部及辅助生产部门;有交通运输处、热电厂、机械动力处、房屋修建处和矿区政府办事处;有公、检、法、司、文教、卫生、商业、粮食、民政等,共有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生活区分别为18甲区、乙区(海晏)、丙区(西宁)和兰州(物资转运站)。

  一厂区建有9个工号,主要承担核装置金属部件与特殊材料部件、中子源、雷管的研制和引控系统组件的研制、生产、装配和环境试验,核弹头内球组合件组和被搬机装配等工作。

  二厂区建有9个工号,主要承担高能研制、成型、加工,核装置、引控系统的总体装配和系统的联试等。

  六厂区建有6个工号,是爆轰试验场,主要承担核装置流体动力学设计的补充、校正、验证等爆轰试验,出中子爆轰试验、能量传输系统的结构设计爆轰等试验。

  七厂区建有4个工号,主要承担核物理近区物理测试研究、放射化学分析研究、临界和次临界实验研究与环境监测。

  十八厂区为221基地领导机关、通信、科技、行政档案地下库、学校、医院、商店、邮政、影剧院和居住区等。

  另,十六厂区(污水处理厂)、十七厂区(编组站海晏站的中转仓库及厂区的器材等仓库)因属供应处管理,划为生产服务的工厂属性,未列入生活区。

  1964年2月25日,二机部决定撤销核武器局(九局)与核武器研究所(九所)建制,与国营综合机械厂合并成立第九研究设计院和221研究设计分院。1965年4月10日,成立青海省矿区办事处,作为省政府派出机构。1965年9月9日,221研究设计分院撤销,成立第九研究设计院院属二二一厂。1969年10月开始,大部分科技人员、工人、干部从221基地迁往902地区(四川梓潼地区)。1974年1月1日,院、厂正式分家,第九研究设计院负责核武器研制、试验等工作,二二一厂负责核武器批生产、退役、延寿和工艺研究、年度复检等。设置有总厂机关各处室、矿区办事处各单位,设四个分厂和技术研究部。

  总厂机关各处室、矿区办事处各单位坐落于十八厂区,包括总厂办公机构、矿办机关和公、检、法、司、文教、卫生、商业、粮食、民政等单位。

  一分厂坐落于一厂区,占地面积153846平方米,建筑面积43168平方米,由101、102、103、104等大型车间(建筑面积均为6000平方米左右)和分厂办公楼、辅助设施等20多幢建筑物组成,设1个检查科,承担全厂70%的工业产值。101为核装置金属部件加工车间,102为特殊材料(铀-238、铍049)部件精加工、热核材料产品的成型、加工、涂层和中子源生产车间,103为无线电引控系统部件加工车间,104为无线电引控系统部件装配车间,检查科负责无线电引控系统部件的环境实验。由于该分厂十分重要,驻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保卫。

  二分厂坐落于二厂区,占地面积546021平方米,建筑面积25105平方米,是基地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分厂,车间多为掩体和半掩体,共有建筑物33幢,主要建筑物有201、202、203、204、205车间和工号,201为炸药成型车间,主要有500型和800型等静液压机;202为药饼粘接、密度测试车间;203为组装和总装车间;204为高能研制、理化实验车间;205为模具和维修车间。201车间209工号为炸药压装成型工号,203车间207工号为甲球装配车间,215为总装工号。

  三分厂坐落于十厂区,占地面积312106平方米,建筑面积39404平方米,主要负责铸造、锻造、木工包装箱、制氧液氮、设备检修车间。

  四分厂坐落于十四厂区,为热电厂(含水厂,在十五厂区),占地面积157697平方米,建筑面积22984平方米,内有5台锅炉、2台1.2万千瓦发电机,供应全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汽、采暖和热水。

  技术研究部坐落于十八厂区科技图书馆(总厂办公楼对面),主要承担核装置的设计、爆轰和环境试验,以及技术档案、图书资料管理。

  交通运输处和机械动力处坐落于八厂区,交通运输处负责铁路、公路运输、维护及各种车辆的管理和检修;机械动力处负责通讯设施、机械设备大修任务;房产修建处坐落于十八厂区,负责总厂分厂的房屋建设与维修。

  1955年1月15日,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问题。会议听取地质部部长、地质学家李四光,地质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刘杰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有关情况汇报,讨论并作出发展原子能工业及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开创了中国原子能事业建设的新纪元。

  1956年11月16日,全国人大一届五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原子能事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任部长。1958年1月8日,中央成立三机部九局,负责核武器研制、生产和基地建设,李觉任局长,吴际霖、郭英会任副局长。1958年2月11日,因工业机构、职能调整合并,第三机械工业部易名第二机械工业部,同年7月13日(九院把启用北京九所印章的12月28日作为成立的日子)北京第九研究所成立,核武器科研工作正式展开。

  按照1957年10月15日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苏联帮助中国设计建设研究结构的设计院(代号221)、生产和装配的工厂(代号342,未建)。“221”这个代号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最高中。1957年10月,三机部与苏联设计总局签署《二二一厂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二二一工程项目设计工作明细表》,二二一厂由第三机械工业部设计院与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三机部有关局领导和技术人员与苏联专家组成选址委员会负责选址。

  1958年3月6日,中苏两国专家组成的选址委员会进行实地考察。经选址委员会多方论证和部领导会议研究,同意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选定为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厂址。1958年7月,中央批准在青海海晏建设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号“02”单位,内称“221”基地。

  1958年7月4日,二机部副部长刘杰以部党组名义致函青海省委,告知221基地确定在青海建设,请省委支持。青海省委对此极为重视,省委书记杨植霖、省长王昭十分关心,召开专门会议,指定以薛克明副省长为首的专门领导小组,对场地移民、设备维修、地方性建材、公路修建、生活供应、治安保卫、保密等做出安排,并从河南支援青海建设的“支边”青年中挑选6400多人充实施工力量。1958年8月9日,二机部九局同青海省有关部门签订221基地禁区(初步划定116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征地移民协议。

  1958年8月,李觉带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三顶帐篷、四辆解放牌卡车和四辆苏制嘎斯69越野吉普车,进驻金银滩草原,开始221基地的筹建工作。中国核工业以“三顶帐篷”起家。从1958年10月20日至1959年2月,居住在金银滩的1279户6700余名牧民群众,服从国家建设需要,听从搬迁命令,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卷起铺盖、打点行装,赶着15万头只牛羊远迁他乡,离开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牧民们搬迁时还留下大批牛羊,支援基地建设。

  1958年10月和11月,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先后从部队抽调121名驾驶员、80台嘎斯汽车,在兰州工程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成立汽车队。在建工部的支持下,从兰州建筑工程局选调1200多名职工、2000余名指战员,还有6400多名支边青年,组建二机部104建筑工程公司和103安装工程公司四处,组成近万名的建设大军进驻221基地。1958年11月16日,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命名为“西北核武器研究设计院”。

  1958年12月,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帮助设计的221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资料运抵国内,九局立即抽出部分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二机部设计院,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工程工艺设计。1959年1月12日,青海省委批准成立青海省第二机械实验厂筹备处,青海省委常委、九局局长李觉兼任筹备处临时党委书记,徐步宽为副书记。1959年上半年,先期工程陆续开工兴建,但建设异常艰难,建筑材料的一砖一瓦、每一颗钉子全靠用汽车从外地运入。1959年6月25日,青海机械厂筹备处成立,徐步宽为,在青海省外用“青海省第二机械实验厂”名称,在青海省内用“青海机械厂”名称,掩护名称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青海矿区等。

  因221基地建设规模大、工程要求高、技术复杂、设备安装难度大,加上高原施工困难,又遇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停止援助等,基地建设进展缓慢,部分工程停建。按照争取在1964年、不迟于19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的“两年规划”安排和科研进展要求,1962年底,中央专委决定抢建221基地。1962年12月,中央专委办公室邀请建工部、交通部、水电部、邮电部、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门召开会议,研究抢建问题。随后,中央专委调集13个部门、15000人的施工队伍,携带500台设备、300辆汽车进入基地,与先期在基地的建筑安装队伍会合,并新组建施工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工程建设,全力突击抢建。从1963年3月开始准备至5月,场内外108个子项工程全面铺开、有序推进。

  据资料记载:截至1959年底,基地建设者队伍总数达到12573人,成为筹建单位自营工程施工力量的主力军。1960年下半年电厂安装、十八厂区建设完工。1961年12月,西宁至海晏铁路正式通车。此后至1963年,中央又先后调集了11个单位的建设大军汇集基地,大规模开展基本建设。到1963年3月,现场施工力量达29000人,基地总人数达到65000人。

  到1963年底,基地主要工程和水、电、暖、路全部建成,配套工程和辅助设施加紧建设,至1964年6月,工程基本竣工,抢建队伍只用了1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包括13万平方米建筑的抢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任务。到1965年底,基地共完成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各类设备安装达到设计总数的90%;建成铁路专用线余公里及编组站一处;建成专用公路75公里;铺设输电线多公里;通讯线公里;铺设上下水管线、热网管线几十公里。至此,一个水、电、暖、路齐全,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基本建成。

  1960年4月28日,北京第九研究所在北京郊区浇注出第一个炸药药柱,打响第一炮,揭开了我国核武器爆轰试验的序幕。1963年春天,北京“十七”号工地试验研究工作完成阶段性任务,决定前往221基地开展大型爆轰试验研究。

  1962年3月,在基地抢建期间,一直集中于北京攻克理论设计的科研人员,先行进驻基地。随着221基地具备科研、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后,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大批科学家、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于1963年3月起,陆续迁往221基地参加“草原大会战”。许多科学巨匠突然从国际科学界神秘消失,隐姓埋名来到221基地。1961年初,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等科学家调入九所,任副所长。1960年3月和1962年10月,中央两次从中科院、各部委和全国有关单位抽调陈能宽、龙文光在内的105名专家和张兴钤、方正知、黄国光等126名高、中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到九所,后赴221基地参加攻关会战。

  在整个攻关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到221基地,克服苏联毁约、停止援助、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及影响,在中央专委的组织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等26个部委和20个省市自治区的900多家工厂、院校、科研单位展开联合攻关,研制出10多万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

  1962年12月4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三次会议,讨论和批准第二机械工业部提出的争取64年下半年、最迟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的“两年规划”。为了加强对研制工作的技术指导,核武器研究所设立产品设计、中子点火、冷试验、场外试验4个技术委员会。经过刻苦努力,我国核武器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胡思得、周毓麟等完成理论设计;王淦昌、陈能宽等进行了爆轰试验研究;何泽慧、王方定等人进行了中子源材料研制;疏松桂、惠仲锡等进行了引爆控制研究;郭永怀、龙文光等指导进行了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

  1962年12月20日,科研人员在221基地打响了草原爆轰试验第一炮,正式开启大型爆轰试验。

  在研制的关键时刻,1963年4月2日,、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在接见核科技工作者代表时,亲切地说:“你们的计划,毛主席、党中央已经批准。路线、方针、政策已经确定,现在就是你们去执行。你们大胆地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错了是我们书记处的。”这给核武器研究人员以极大鼓舞。

  1963年5月,按照张爱萍、钱三强要求,朱光亚主持起草《第一期试验大纲草案》,即《装置核爆炸试验大纲》,指出核爆炸试验的任务是由低到高逐步过技术关,建议先做地面爆炸试验,再做空投爆炸试验,并详细提出了试验测试的主要项目、技术保障、测试场地总布局、试验规模等内容。同年8月,刘杰、朱光亚等参加冷试验专题研讨会,决定尽快实施关键性的全球聚合爆轰试验。

  1963年秋天,中国第一颗的方案按预定计划顺利实现。1963年初,九局、九所向221转移。1963年11月20日,在221基地成功进行整体聚合爆轰产生中子试验,取得成功;1963年12月24日,221基地成功进行1:2核装置聚合爆轰产生中子试验,取得成功。

  1964年2月25日,九局机构全面调整,撤销二机部九局、北京九所和国营综合机械厂,成立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简称九院)和221研究设计分院,李觉任院长,吴际霖、郭英会、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马祥、乔献捷、朱光亚任副院长;分院下设理论部(留在北京)、实验部、设计部、第一、二、三生产部,九院党委第二书记刁筠寿兼任分院党委书记,李信任分院院长,陈能宽、李英杰、徐宝庆任副院长。

  1964年3月,朱光亚组织制订研究院《1964年科研工作计划纲要》,详细布置研制和试验工作计划。到1964年夏天,全面突破了技术难关:1964年1月,兰州铀浓缩厂经同位素分离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5月,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铸造出铀-235毛坯件,包头核燃料元件厂提供铀-238半成品;中科院原子能所研制生产出点火中子源。

  1964年6月6日,221基地进行了1:1全尺寸爆轰冷试验,这是对理论、结构设计、爆轰物理、炸药部件质量、测试技术等的一次全面考验,是一次核爆炸试验前的综合检验,除了核装料外,其它都是核爆炸试验时要用的实物。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1964年6月12日,朱光亚组织起草完成《596装置国家试验大纲》,对核装置运输、总装与质量检验、引控系统调试、测试项目等各个环节提出要求,第一次核爆炸试验开始全面转入现场实施阶段。7月,第九研究设计院组成以李觉为首的222名科研人员参加的第九作业队,并由吴际霖、朱光亚、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陈能宽、邓稼先等专家组成技术领导核心,参加首次核爆试验。

  1964年8月15日,596训练产品从221启运,首次核试验用的596-1试验装置以及备品596-2备品于9月26日在十一厂区危险品站台通过零次专列(代号501)秘密运往新疆罗布泊。

  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5年5月14日,我国第一颗核航弹空爆试验取得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取得成功,赶在了法国的前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221基地服役37年,先后完成了16次国家核试验产品研制和两次中程弹道导弹常规弹头的研制、试验和多批次生产、出口,有119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其中突破及武器化、氢弹突破和武器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从60年代末开始,先后批量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核武器,装备了部队,完成核武器退役、延寿、工艺研究及核武器年度复检等任务,贮存了大量人才和技术,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历史性、战略性重大贡献。

  难能可贵的是,新中国拓荒者和创业者在风雪高原,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乃至生命孕育形成“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发展核武器立下首功的地方,永远定格在了221基地,定格在了金银滩原子城,成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历史将永远铭记!

  20世纪60年代,中国周边国际形势严峻。北边,中苏矛盾扩大到双边关系领域,边界纠纷时有发生,苏联还试图对中国正在建设的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东面,美国实施收紧对华包围圈政策,搞联盟,形成对中国的“半月形”包围圈,台湾配合苏美妄想;南面,自1961年开始,美国侵略越南战争升级,发展到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构成对我国的直接威胁。面临三面被敌人的包围,战争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工业生产布局的不合理状态。

  1964年5月27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着眼于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性时指出:“在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会议作出“集中力量,争取时间建设三线,防备外敌入侵”的战略决策。按照三线年底,九院派出一只六七十人的队伍,开始在四川、贵州的三线选址。经过半年的考察、勘测后,决定把中枢机关定在四川省梓潼县长卿山南麓的山脚下。

  1965年4月3日,九院成立902基建指挥部,九院第二书记刁筠寿任书记兼总指挥。1965年5月,中央批准九院选址。经过四年多紧张建设,1969年,902基地建成启用,成为继青海221基地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1965年8月18日,221首批1249人(其中干部572人,工人677人)调往902地区。1969年开始,九院从221向四川902搬迁。1974年1月1日,院、厂正式分家,九院迁往四川,二二一厂留基地,分别成为核工业部军工局下属的两个正局级单位。

  1984年11月1日,在座谈会上,对世界形势作出了“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新论断。从80年代开始,中央抓住时机,调整核武器战略发展方针:缩短战线,多研制、少生产,打基础、上水平,重点研究解决突防、小型化、安全等问题。

  1987年6月24日,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表明我国政府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移,国务院办公厅、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关于撤销核工业部青海二二一厂的请示的通知》,简称40号文件。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在请示中指出,二二一厂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厂。工厂职工在海拔三千五百米、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下,奋斗了近三十年,为发展我国核武器事业建立了历史功勋。二二一厂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建议予以撤销。40号文件对撤销二二一厂的意义、人员安置原则、基地移交、设备设施处理的办法等都作了规定,要求三年左右完成撤厂任务。从此,撤厂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参照当年我国辐射防护规程,按照当时国际上最严格的限值和标准,完成了无害化退役处理。另外,本着“适当集中,合理分散”的原则,在河北廊坊市与二炮新建仪器仪表厂、在山东淄博市、安徽合肥市、青海西宁市效益较好企业集中安置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7个省、直辖市,532个市县分散安置职工和离退休人员。

  同时,基地移交工作也随之启动。1991年1月19日,青海省计委、国防科工办向省政府联合上报《关于二二一厂基地移交利用有关问题的报告》;1月3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国防科工办《关于二二一厂基地移交利用有关问题的报告》,报告明确基地移交海北州安排利用。1991年2月24日,海北州计委确定《国营二二一厂基地利用和发展十年规划要点》,拟搬迁州府,在海晏设海湖市;5月9日,二二一厂与海北州人民政府签订《关于电厂移交接收协议书》《关于二二一厂牧场移交接收的协议书》和《关于部分设备设施移交接收协议书》,明确二二一厂电厂、牧场(包括牧工)、医院、学校、运输、动力、通讯广播电视等13项厂房、设施、设备、牲畜等无偿移交海北州利用。

  1992年3月16日,海北州抽调54名干部组成接受利用专班,分规划、保卫、文卫、工交、牧场、电厂、房产7个接收组进驻二二一厂,对部分设备设施进行调查和清理造册。9月1日,张爱萍同志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在二二一厂总厂区举行奠基仪式,由青海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建。12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北州人民政府机关搬迁二二一厂基地。1993年4月25日,“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建成,并举行落成典礼。

  1993年6月23日,二二一厂退役工程国家验收会在北京举行,工程达到不加任何限制的永久性开放的“三级退役标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整个退役工程自1988年5月开始到验收,历时五年。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说:“世界核基地退役处理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二二一厂。”1993年11月27日,随着国营二二一厂、青海省人民政府矿区办事处牌子被摘下,全部人员撤离基地,221历史定格在了这一天。

  1994年4月21日,乙区最后一批30栋平房和锅炉房、水泵房移交海北。1994年6月15日,海北州与国营二二一厂在基地举办二二一厂移交接收签字仪式,至此,交接工作全部完成。221基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化剑为犁的核武器研制基地,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这个基地位于青海省,曾为我国研制第一颗和氢弹作出历史性贡献。这个基地环境的整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并已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基地原址已移交地方政府安排利用。”

  在神秘的金银滩草原,耸立着一座雄伟的花岗岩纪念碑,碑正面镌刻着张爱萍将军苍劲有力的亲笔题字“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两弹一星”这段可歌可泣的苦难辉煌,我们可能只有在书里、在电视里和在亲历者的故事里感知过。此时此刻,驻足于此,却如此亲近。风吹雨打、历久弥新的纪念碑,仿佛就像一个巨人般的战士,正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深情守望,诉说着那一代人的自信与担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可当时的世界已经进入核时代,面对霸权主义的核威胁与核讹诈,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并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青海省海北州金银滩创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即国营二二一厂。

  当时,广大221人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扎根高原,顽强拼搏,仅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就突破了、氢弹等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爆炸我国第一颗和第一颗氢弹,并实现了武器化过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表现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优秀民族精神。

  这短短十六个字正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高度概括,而精神背后却承载了几代人的奋斗人生,多少人为之贡献了青春年华,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可神秘的核武器研制历程都要求他们不辞沉默铸金甲,更让他们甘献年华逐紫烟,如今他们的代名词就是“无名英雄”,我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不知道哪些人曾经来过,只有这座朴实无华的纪念碑深情地纪念着他们的故事。

  1963年3月开始,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工人、指战员陆续集中到基地,全面展开了的攻关会战。经过几千次小型试验和8次大型实验,终于,1964年10月16日,由基地生产、加工、装配、验收完毕的中国第一颗在新疆罗布泊试验成功。1965年5月14日,中国首次空投的核航弹在这里研制出厂;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的在这里研制出厂。1967年6月17日,由基地生产、加工、装配、验收完毕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中国第一代核武器主要在这里研制,并实现武器化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中国第一个型号核武器在这里退役处理,化剑为犁,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自主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因此被世人誉为“原子城”。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不仅是中国人探索原子奥秘、步入原子时代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标识。该碑的落成既是221人实现强国之梦的历史节点,又是不忘初心,开启新征程的追梦起点,也是中华民族振兴崛起、实现复兴的重要标志。这座纪念碑是1992年撤厂时留下的。曾任基地党委副书记的高同槐回忆起当时撤厂的情景,禁不住心潮澎湃。高同槐说,大家得知撤厂的消息,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几乎每一个职工都是含着热泪,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基地的。很多人建议修建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1992年年初,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批准。

  纪念碑设计别致、寓意深刻。据了解,纪念碑是时任基地工会主席李纯荣设计的,高16.15米,象征着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的时间为:1964年10月16日15时。碑顶上银白色的圆球体就象征着圆梦,圆了中国人拥有自己核武器的强国之梦,圆球下方棕红色的盾牌象征着我们拥有核武器就是为了防御,盾牌上的九颗圆钉与和平鸽象征着长久和平,寓意着中国人民始终坚守着和平的信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我们骄傲地说,这座纪念碑,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象征,彰显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不畏艰难的民族意志和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时代风貌,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在碑体的两侧分别是我国第一颗和氢弹爆炸成功的蘑菇云浮雕,碑体后面是527字的碑文,高度地概括了原子城的历史贡献、字字句句体现着人的初心和使命,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要义。

  中国第一颗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中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为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1958年,在以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决策和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221厂。30多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干部、牧工、家属和人民、警卫部队指战员,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专委的统帅和指挥下,在全国和青海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同下,在这块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勇攀高峰,攻克了、氢弹的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地进行了16次核试验,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战略核武器装备部队,壮了国威、军威。这一壮丽事业是几代人连续奋斗的结晶,多少人为之贡献了青春年华,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二二一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万名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带着核事业的优良传统和草原人的创业精神,告别核基地,奔赴新岗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站在历史的节点,我们通过这篇简短的碑文,感受到伟大的“两弹一星”事业对现今每个人生活的影响。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积蓄了强大的国防实力,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真正走向了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发展道路。同时,它也是留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战略遗产,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它无疑成为我国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后盾。

  沧海横流,中华大地正亲历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的确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可如果没有1964年以来的那一声声东方巨响,我们的国家就没有现在的大国地位,就无法迎来改革开放、和平建设的大好局面,为了实现这一强国梦想,几代人扎根高原,用他们最无私的热情奉献着他们最华彩的青春,而这座纪念碑记载的更是他们一生的荣耀,这些斑驳的字迹,虽历经风沙打磨,却永远刻骨铭心。